• 施劲松:为什么说三星堆文明并没有消失?|思客问答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近日,三星堆考古发掘重启的消息持续霸屏。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实力上新”,出土文物惊艳观众。这些新发现能否再次“一醒惊天下”?围绕三星堆的种种谜团可否由此进一步解开?带着这些问题,思客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施劲松。2021-04-02
  • 《茅山往事》即将开拍  3月28日,电影《茅山往事》剧本研讨会暨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江苏省道教协会协办。2021-03-31
  • 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月22日,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习近平表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2021-03-31
  • 清明时节话祭礼  春分时节,地气回暖,草木复苏。春分之后十五日,就是清明节。按我国传统,在这段时间里,尤其以清明节为高潮,扫墓祭祖。2021-03-31
  • 中华传统医学流派之道教医学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关系极为密切,所谓“古之修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因此自古就有“医道通仙道”的说法。民间广为流传的“十道九医”之说充分反映了道教“尚医”的历史传统。道教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21-03-31
  • 与朱熹同行:打开武夷山的另一种方式  南国春早。春分时节,福建南平武夷山区万木滋长,百花竞放,走在五夫镇的潭溪旁,不禁想起镇上一位老居民的诗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021-03-29
  • 最前 上一页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