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近,思源黄帝陵  沿着广袤的黄土高原一路向西,在陕甘交界地带的子午岭支脉上,有一三面环沮水、远观似长桥的峰峦耸翠之地——桥山。2023-03-31
  • 钟山石窟数字化保护 让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永续传承  钟山石窟,又名万佛岩、普济寺、大普济禅寺、石宫寺等,始建于北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其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为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佛寺,现保存完整的有清朝的牌坊、宋朝的山门、明朝的万佛塔、清朝的萧寺宫、禅院等。据史料记载,开凿的石窟共18窟,现仅发掘5窟,其中3号窟为主窟,造像保存最多,也最为完整。因窟...2023-03-30
  • 去故宫赏犍陀罗艺术珍宝  近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署考古与博物馆局共同主办,是截至目前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犍陀罗艺术展。来自巴基斯坦和故宫博物院的203件(套)文物珍品惊艳亮相,让观众近距离领略犍陀罗文化艺术的魅力。2023-03-30
  • 浙江省缙云县:让黄帝文化“活起来”“有形化”  “赫赫始祖,肇启八荒;振兵修德,武盛文昌……”清明节临近,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黄帝祠宇中,一支学生合唱团正在深情演唱《轩辕颂》。“我们开展了黄帝文化研学游,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源远流长的黄帝文化。”带队老师介绍。2023-03-30
  • 历史上的西域佛教  新疆自古以来即是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同中原文化不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共同铸就多元一体、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大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入新疆地区,4世纪至10世纪,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佛教在新疆传...2023-03-28
  • 回鹘文《金光明经》:文化交融的明镜  20世纪初,我国甘肃、新疆地区发现的回鹘文佛经文献流传至欧洲后,引起很大轰动,掀起西方人对中国西部的考古热潮。这些回鹘文佛经文献中,《金光明经》是篇幅最大、保存较完整的重要文献之一。为了解回鹘文《金光明经》的史学价值,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专访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张铁山教授。2023-03-28
  • 最前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