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文物古籍解码“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首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举办的展览—— 8月1日,北京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以下简称“铸牢展”)正式对外展出。 成立文博专班,历时10个月,汇聚国家民委系统文博领域专业力量;从所属单位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15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形成...2023-08-22
  • 向着人民大地,一次次满载而归说到动情处,刘庆邦眼圈微微泛红:“没有经历过贫困的痛,就无法深刻理解脱贫后的幸福。”这位自小经历过大饥荒、吃过柿树皮的作家,深知脱贫攻坚之于贫困群众、之于国家的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而这座丰碑不是石碑,是建立在亿万人民心中的口碑”。“面对这样的巨变,作家怎能无动于衷?...2023-08-15
  • 雪顿节前聊藏戏一年一度的雪顿节即将来临。说起雪顿节这一拉萨年度民俗文化盛事,除了主打吃酸奶、过林卡,其最大的看点还有藏戏汇演。 据老人回忆,从前每临雪顿节,西藏各地著名的民间藏戏团要克服种种困难,尤其是交通带来的不便,提早多日从各地赶来,齐聚拉萨,等待演出日的到来。2023-08-14
  • 一次跨越亘古的相遇夏季的内蒙古萨拉乌苏河谷,空气温暖湿润。河谷两侧植被茂密,而密林深处,鸟儿的叫声清脆嘹亮。100年前曾在这里发掘了萨拉乌苏遗址,因而这里也是数万年前“河套人”的家园。内蒙古文物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大方表示,萨拉乌苏遗址是重要的历史遗存,填补了中国旧石器的空白。2023-08-14
  • 喇家遗址:闪耀在四千年前的黄河上游史前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长河。在滚滚东流、奔腾不息的黄河两岸,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诸多史前文化遗存,如裴里岗、老官台、仰韶、大汶口、龙山、二里头等,它们和其他文化一起孕育了古老的黄河文明,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而位于黄河上游、甘青交界处的喇家遗址,同样是闪耀在黄河...2023-08-12
  • 《西高地行记》:用双脚丈量大地的辽阔作家阿来曾说,行走与写作是他的宿命,于是有了这部行走笔记《西高地行记》。作为阿来的最新散文集,该书收录作家2011年后创作的9篇长散文,包括《故乡春天记》《嘉绒记》《贡嘎山记》等,留下作者行走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甘肃等地途中,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生的思考。2023-08-11
  • 最前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