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在人类历史上,旧大陆、大河流域的几大原生文明,大多因为不能抵御外部力量的冲击而衰亡,唯有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始终延绵不绝、历久弥新。哲学家冯友兰曾写道:“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2023-07-26
  • 坚持系统观念 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运用,为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2023-07-26
  • 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编纂工作《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以下简称《“三交”史料》)编纂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以下简称“三交”史)编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今年5月,时任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三交”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孙学玉率调研组赴安徽、江苏、河南等地,对《“三交”史料》编纂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高校、博...2023-07-25
  •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2023-07-25
  • 汉语哲学的价值内涵与时代任务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反映了人类思想的精粹,必然存在于人类各种语言之中。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以汉语为研究对象和思想表达方式的汉语哲学,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汉语哲学的蓬勃发展彰显了我国哲学界强烈的理论自觉和自主意识。中国需要汉语哲学,世界也需要汉语哲学。进一步推动...2023-07-25
  •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历史观是人们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把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对历史观基本问题予以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2023-07-24
  • 最前 上一页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