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准确把握“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2025-04-08
  • 人工智能赋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当前,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全过程,能够推动文化保护、传播、体验等多个环节产生积极变革,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2025-04-08
  • 推进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设——以四川省为例推进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设,是新时代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取得了积极成效。本调研组深入8个县市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总结实践经验,并对...2025-04-08
  • 推动青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走在前列青海省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融,全省现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28个民族乡。青海承东启西、联疆络藏,自古以来是戍边守关、经略西部边疆的枢纽,在国家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2025-04-08
  • 将“铸牢”贯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全过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国家民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强调赋予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举措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引导各民族...2025-04-08
  • 创作文艺精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创作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文艺精品,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英雄、讴歌人民、讴歌时代,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贡献,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价值所在。2025-04-08
  • 最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