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意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明确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2021-01-29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高等院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培养大批契合时代发展、适应时代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教育引导各族师生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01-28
  • 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路径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地处广西中部,辖10个乡镇(街道)、146个行政村(社区),生活着汉、壮、瑶、苗、侗等17个民族,常住人口61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覃塘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结合民族地区特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实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2021-01-28
  • 调节水沙关系 保障黄河长久安澜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输沙量大、含沙量高,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调节水沙关系,保障黄河长久安澜,既要以史为鉴,又要着眼现实;既要因地制宜,做好分段治理,又要首尾...2021-01-27
  • 提高民族地区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塞罕坝是蒙古语、汉语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上世纪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在此建设塞罕坝林场。几代塞罕坝人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建成了拱卫京津的重要...2021-01-27
  • 各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 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料各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深度交往和文化的高度融合,生动地记录了边疆与内地的关系、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是研究中华民族关系史的宝贵资料。2021-01-26
  • 最前 上一页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