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别样“五一”新意足
来源:新华网 毛同辉 发布日期:2020-05-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今年的“五一”与众不同。一方面,这是12年来第一个“五一”5天长假,也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旅游长假;另一方面,与疫情防控形势相适应,人们在餐饮、旅游、购物等假日消费中也新意颇多,让人看到经受疫情冲击后中国经济的生机与转机。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5月1—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各景区基本做到限量、错峰、安全、有序开放。旅游是“五一”假期消费的重要方面。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游、周边游等近程旅游成为游客出游热点,各地充分利用智慧平台,统筹指挥景区各项管理和游客接待工作,线上赏景、看展、观演项目等活动丰富了假日市场产品供给,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需求。

  “危中见机,化危为机”,今年“五一”消费市场的表现恰是这句话的鲜活注脚,其最突出特点就是一个“新”字。一是新举措提振消费。为对冲疫情冲击,“五一”期间各地政府和商家纷纷出台创新举措,或给市民发放消费券,或打造夜间经济、云上逛街等消费新场景,或推出“网约导游”、开发本地游、周边游精品线路等,有效激发了假日消费需求,尤其是商场、餐饮等行业人气回暖、消费升温,部分营业额甚至超去年同期。二是新消费展现活力。疫情催生了“云生活”“直播带货”等多种新型消费、升级消费,“五一”期间这些新消费模式进一步释放潜力,许多商家通过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开拓多元消费场景,生鲜配送、新零售、在线医疗等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三是新玩法提升品质。为避免客流过于集中,各景区普遍实行了“预约旅游”制度,对于游客来说,虽然不能再像往年一样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错峰、分时游览,却也让人们不必再为人流拥挤而闹心,尽可以从容品味山水风光和历史人文,充分享受慢旅行。

  别样“五一”,别样体验,同样精彩。假期消费的新意,恰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希望所在。像“无接触服务”“直播带货”“不预约不出游”等,既是适应当前疫情形势的创新举措,同时可能成为人们的消费、生活新习惯,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