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明昌四年(1193年),金章宗完颜璟封长白山为“开天弘圣帝”,已经过去了827年之久,历史的车轮滚滚,但长白山之神的威严与神圣却随着人们的尊崇一直被铭记下来。长白山讷殷古城作为长白山之神的唯一道场,将于8月2日举行恢弘盛大的公祭活动,以贺“册封开天弘圣帝诞辰827周年”。届时,盛典恢弘演绎,尘封百年的《祭山大典》也将首次公演……且看“开天弘圣帝”如何把云雾变换。
讷殷古城内长白山之神驭虎擎鹰
史载,金明昌四年(1193)十月,章宗御大安殿,备衮冕、玉册、仪物,用黄麾立仗800人,行仗500人,以此封号册封长白山山神。
2018年,清华大学古建院陶金博士在法国吉美博物馆发现长白山开“天弘圣帝”画像,为明景泰五年,即:1454年由明延内务府制,称长白山为常白山。此画像是长白山自1172年被封兴国灵应王以来,唯一可查的官家画像
为进一步扩大长白山影响力,弘扬长白山“神山圣水”文化精髓,讲述池南区“千年文化古城”流传美誉,池南区特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吉林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刘哲为祭山仪式艺术总指导,对长白山祭山乐舞进行创作,采用集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原始大型乐舞形式,四言体诗歌、建鼓、长白山石磬、舞蹈把长白山祭山仪式的庄严、神圣进行展现;吉林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王宁教授根据西周祭祀乐舞“八佾舞”的基本制式和舞蹈语汇进行创编祭山舞蹈。在吉林大学艺术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对池南区员工进行现场舞蹈排演。
《祭山大典》庄重肃穆,整场大典的重头戏便是祭山之舞——八佾舞。八佾舞是我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这也正符合了长白山山神——开天弘圣帝的规格。8月2日来自池南区的40名干部职工将在讷殷古城首次公演《祭山大典》,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八佾舞的魂与髓融在长白山之下。
距离《祭山大典》首次公演只有9天的时间了,演员们排练的如何了呢?让我们跟随笔者的镜头一起去看一下。
经过了多日的学习和排练,舞蹈已编排完毕,虽然各位舞蹈演员都是业余演员,并非专业出身,却依然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光坚定,身态挺拔,演绎出了祭祀舞的舞魂。
除舞蹈外,还有精彩的祭祀鼓的配合表演,四面建鼓,鼓声如雷憾人心魄,威武雄壮的气势衬托着祭祀舞的庄严肃穆,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祭祀舞内容就不剧透更多了,更多精彩
➤2020年8月2日,长白山讷殷古城·册封开天弘圣帝诞辰827周年公祭活动·长白山首个大型室外实景演出《祭山大典》公演
(长白山池南区)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