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来源:人民日报 鲍文涵 发布日期:2023-07-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培养规模巨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新时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实现了由原来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万余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调查数据表明,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奋进新征程,要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历史机遇,着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不断筑牢,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从需求总量上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大;从需求结构上看,对支撑制造强国的紧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这要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人才培养规模,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为创新体系赋能。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要充满活力,既要顶尖的科学家,也要有一流的工程师和技能型人才,既要有引领性、革命性、突破性的理论成果,也要有可转化、能落地、会推广的工程实践。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衔接、高效协同。现实中,一些职业院校教学和科研“两张皮”情况有待破解,还需培养更多善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各类产品的“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应加快融入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市场推广、改进产品工艺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拓宽职业教育成才道路。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转型,让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才能推动职业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由大变强。同时,人才培养有其自身规律,职业教育必须遵循技能提升的客观规律,重点推动技术技能传承创新,为学生开辟广阔发展空间。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体现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反复教育,包括但不限于学校教育,还有企业培训、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人才持续发展的“成长路线图”,旨在促进技能人才不断学习,在技能提升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强化职前教育的同时,承担起职后教育的责任,促进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各类人才从“一技在手”转变为“学技终身”。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培养规模巨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就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