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
来源:光明日报 刘汉峰 发布日期:2023-07-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勉励江苏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立足数字时代,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越发成为一项紧迫课题。

  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引擎与抓手,数字中国建设为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带来更大提升空间。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面向,探寻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人机协同深度嵌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趋向精细化。人机协同在很多方面已深度介入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实现对治理议题的事前筛选挖掘、事中高效应对、事后经验总结。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相生相融、互为补充,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精准回应社会关切、满足群众需求。随着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体由外围参与转向全域介入。数字技术将更好地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先进普惠、智能协作的数字化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健全人与人、人与数据间的连接机制,激发广泛的创新创造意识。

  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深度挖掘释放数据价值。将社会治理现代化及治理能力提升落实到市域范围,更具备可操作性。通过加强数字资源体系建设,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可以推动实现公共大数据的汇聚利用,将其纳入市域社会治理实施方案,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以各类政务、商务等服务平台为例,其背后的用户数据体量庞大、层次多元,应在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中,探索盘活沉淀的用户数控,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当前,各属地数据监测网络覆盖较为完善,获取的数据维度立体全面。数字中国建设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强化对各类数据库的聚合融通能力,打破不同主体间的区隔化限制,在数据要素的多源融合、规模利用、共享流通中探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机遇、新路径。

  夯实复合型人才储备,强化市域社会治理智力支撑。市域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领域。加大技术型人才投入与储备力度,提高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应用、维护及后续开发能力,满足和适应新的社会治理需求。锚定全能型、复合型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要着力健全人才培养与培训体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高校、技术型企业等主体的协同联动,在数字中国建设视野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确保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实践本领并重;要探索将第三方专业机构纳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基于其专业化的技术支撑、人才支撑,从治理机制创新、治理系统升级、治理模式转变等角度介入,使社会主流价值得到更好弘扬。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