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全面准确正确看待2023年夏粮产量稳中略减
来源:人民网 居东台 发布日期:2023-07-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923亿斤!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我国夏粮成绩单:从总量来看,比上年减少25.5亿斤,下降0.9%;从播种面积来看,比上年增加78.5千公顷,增长0.3%,连续3年实现增长。总的来看,尽管产量稳中略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观察农业生产状况,既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既要看现状,也要看趋势。数据显示,我国夏粮播种面积持续增加,释放出耕地保护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稳步提升的积极信号。一方面,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夏粮播种期土壤墒情较好,种植结构优化,耕种面积有所增加。事实证明,只有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扎实工作、勇于担当,才能为确保夏粮稳产创造有利条件。

  成绩来之不易,挑战不容忽视。自然条件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客观来说,夏粮播种以来,主产区光热充足,大部时段农田墒情良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偏轻,病虫害防控及时有效,前期条件总体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进入5月下旬以来,北方麦区出现大范围降雨,持续时间长、过程雨量大、影响范围广,导致灌浆期小麦光照不足,千粒重下降;西南地区冬春连旱。受这些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今年夏粮单产小幅下降,这一突发情况再次警示我们:确保粮食安全的弦须臾不可放松。

  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只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我们就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还要看到,粮食生产是项系统工程。从良种推广到农资保障,从种子下地到田间管理,从天气预报到技术指导,从跨区机收到晾晒入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毁于一旦,影响最终的收成。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动粮食安全稳步向更高层次跃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维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目前,全国各地夏收夏播无缝衔接,加快推进。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饭碗”必定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