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扎实推进“红石榴就业行动”,实现该行动从试点地区向全省各市州全覆盖。
红石榴就业行动实施以来,青海坚持“请过来”与“走出去”、政府培训与企业代训、强服务与创品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东西部协作相融合,已累计向江苏等东部地区输送劳务人员近2万人。
据介绍,青海省将从进一步深化宣传、优化就业培训服务保障机制、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大“红石榴就业行动”实施力度,推动全省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更为顺畅,实现共同富裕。
宣传方面,将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和“红石榴就业行动”做法、经验、成效,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深入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和鲜活案例,提升“红石榴就业行动”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优化服务保障机制方面,将探索建立以民族地区群众意愿和输入地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就业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政策法规等作为培训内容,推行“政府培训+企业代训”“劳务公司+培训机构”等模式,开展“订单式”“输出型”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个人素质素养。
青海还将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劳务输出集中地区交流互访、稳岗拓岗、人力资源协作,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共建就业基地,构建“培训+输转+稳岗”的劳务协作工作链条。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力量,大力挖掘传统工艺、聚焦新兴产业,紧扣输入地市场需求开展劳务输出,分领域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提升其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
(青海省民宗委供稿)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