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这是维吾尔族青年学生伊力尔江·哈力克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伊力尔江·哈力克201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现为管理学院2019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求学6年来,他将理想信念之花培植于民族团结的土壤中,让青春奋斗之花绽放在为人民服务的蓝天下,坚定执着、勤勉自强,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也树立起“90后”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
心里永远有一面党旗
每当想起2019年的夏天,伊力尔江都会心生无限感慨:“能成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民族团结’方阵成员之一,我是幸运且自豪的。”
尽管已过去两年,伊力尔江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当指挥台发出最后一次指令,他和近2800名中央民族大学师生挥舞着红绸,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音乐声和欢呼声中走向天安门。
参加国庆7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作为中央民族大学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的伊力尔江,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
8月的北京,烈日炎炎。作为参训者,伊力尔江服从教官命令,挺拔身姿、调整步伐、看齐排面,认真将每一个动作做到规范标准。
“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每天训练完就像刚从水里爬出来,手里的红绸也被汗水浸湿。”伊力尔江调侃说,“和烤肉之间,只差一小撮孜然。”
有人腿抽筋了,治疗后立刻上场;有人中暑呕吐,休整后依然坚持训练;有人不慎摔倒顾不上膝盖的疼痛,爬起来跟上队伍继续前进……没有人抱怨,更没有人放弃。
从第一次入队训练到“十一”庆典,102次的日升月落,伊力尔江是忠实的见证者。
付出就会有回报,坚持总会有结果。
整齐的队列、挥舞的红绸、灿烂的笑容、时代的活力、爱国的热情……一幕幕画面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也成为他人生纪念册中难以磨灭的一页。
伊力尔江始终记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时,他还是六年级的学生。对于从小生长在新疆的他,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承载着一个少年对外部世界的美好想象。
“从乌鲁木齐团结路走到天安门广场前,我用了10年。10年前,我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到北京看看天安门?10年后,我竟作为群众游行方阵的一员,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祝福。”伊力尔江感慨道。
“这10年,我从一名小学生成长为研究生,从少先队员成长为共产党员。从前我戴着红领巾,现在我心里永远有一面党旗。”伊力尔江说。
助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伊力尔江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大一刚入学时,由于对语言环境不适应,伊力尔江在专业学习、师生交流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一经历,使得他尤为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推广普及。
2018年,伊力尔江主动报名成为北京市民宗委在京维吾尔族务工人员普通话培训班的外聘老师。
“我们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在外务工人员,只有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谈及担任外聘老师的初衷,伊力尔江这样说。
伊力尔江以《汉语初级课程》汉、维吾尔双语版为教材,并结合时政新闻,一边教大家学普通话,一边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
培训班的学员个个都比伊力尔江年长,但他们却很尊重这位年轻的老师,积极配合他的教学安排。
课上,伊力尔江教他们学习普通话、书写规范字。课后,学员们喜欢拉着他谈天说地,讲自己在北京的生活趣事。
有一些学员是开餐厅的,伊力尔江每次去他们的餐厅吃饭,老板都要免单,还塞给他几个馕。老乡们的热情,令他感动不已。
一个阶段的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分别之际,一位长者握着伊力尔江的手说:“谢谢你啊,小伙子!这要是不会说普通话,别说到大城市挣钱了,路都找不着。”
“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我帮助了他们,自己也得到了成长。”伊力尔江表示,只要有人需要,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会继续这项事业,去帮助更多的人。
甘于奉献
每年寒暑假,伊力尔江都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前往山区支教,参与社区服务,给家乡父老讲述生动真实的民族团结故事。
2017年,伊力尔江用兼职收入资助了北京市行知小学的两名学生。“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减少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他说。
2018年,伊力尔江奔赴云南保山市李家寺小学参加支教活动,向全校近300名学生介绍美丽的新疆。
李家寺小学距市区20公里,当时通往城区的大多数乡村道路为土路,交通很不方便。学校教学设施总体上较为齐全,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内容单调。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来自新疆的老师,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新疆在哪里。”面对这样的情况,伊力尔江以《新疆是个好地方》作为第一课,向学生们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
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雄峙大地,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塔里木河滚滚奔流;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塔吉克族……各族人民在天山南北和谐相处。
一节课过去,学生们被新疆的美丽所震撼。通过老师的讲述,他们了解到,新疆和云南一样,各民族同胞共同生活在一起。还有不少学生与他约定,长大之后要去新疆看看。
2020年7月,新疆出现多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伊力尔江第一时间向社区递交了请愿书,作为志愿者投身到疫情防控中,为各族群众站好岗、守好门,为抗疫注入一份力量。
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的6年,伊力尔江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先后获得学校新时代先锋志愿者和十佳志愿者等荣誉。
作为一名“90后”研究生共产党员,伊力尔江说,他要坚定理想,努力学习,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