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硕士服,按下相机快门键,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19级研究生欧阳鹏今年毕业了。
尽管研究生生活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身边有良师益友的陪伴,欧阳鹏感到自己很幸运,“在西南民族大学读研期间,我很庆幸自己成为了杨胜韬教授的学生。杨老师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不仅传授我们知识,更教会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欧阳鹏说。
陪伴,是老师给学生最好的关爱。欧阳鹏记得他刚入学时,只要他们在实验室,杨胜韬都会抽出时间去陪伴他们。让他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杨胜韬老师在另一个校区开会,结束时已经下午6点了,但他依然花30多分钟驾车回到实验室,只为看一眼我们,怕我们有什么需要解答的问题。”
“诚信是科学家的生命,实验可以失败,但是坚决不允许在实验报告上有丝毫造假!”杨胜韬常常这样教导学生。在生活中,他和蔼可亲,对待学生像是朋友;在科研上,他要求严苛,一丝不苟。
毕业之际,欧阳鹏的论文却出了一些麻烦,甚至有实验需要全部重做的可能。他立即给导师杨胜韬打了电话,“听到杨老师的声音,我的心瞬间安定下来。”欧阳鹏说,在杨老师的带领和分析下,他找到了思绪,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
“正是导师对学术的执着与热爱,教会我今后面对科研要保持一份踏实的心性。”欧阳鹏说。毕业后,他将前往西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科研路上追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