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方李莉: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民:
教育部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研究员季中扬: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色音: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部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

  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研究,要着重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做到让各民族共同参与?在国际传播中,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话语体系。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寻找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时候注重突显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话语、中国立场。

  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要具有先进性,关键就在于创造、改造、再创造,这是一个“日日新”的动态过程。

  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研究要处理好“主干”和“枝叶”的关系,要放眼历史和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