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2-08-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让这些“超级平台”更好发挥作用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自投入使用以来,已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为国内外170多家科教机构提供了实验条件,支持科研人员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3000多项前沿研究,取得系列重要科研突破。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典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需要通过较多资金投入建设,建成后还需长期稳定运行来进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需要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几十年来,相当数量的前沿科学突破是通过应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取得的。当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产生重大原创成果。

  近年来,我国着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捷报频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散列中子源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应用,成为开展基础研究、获取原创成果的利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面对全球科技变革进一步加快的趋势,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挖潜。一方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面向科技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服务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物质基础,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在前沿科学和产业共性技术领域开展关键科技问题研究,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科学发现与重大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能够牵引、带动多方面的创新,产生强烈的“外溢效应”。为“中国天眼”研发的抗疲劳索网技术,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大显身手;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我国成功研制全球最紧凑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推动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具有强烈的“磁力”效应,能够集聚、培养顶尖科技人才,吸引一流科学家入驻,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奠定人才基础;能够汇聚、整合所在区域技术、资金、机构等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效能;还有利于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面向未来,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让这些“超级平台”更好发挥作用,要进一步在规划层面注重合理性、科学性,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战略;要在运行过程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项目、资金、人才协同配置和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继续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充分激发全球创新合作的智慧和活力。(海 声)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