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22-08-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依托场地资源打造红色教育阵地,根据场合创新红色教育方式,结合场景提升红色教育效果

  近期以来,天津市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推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沉浸式教育活动,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打卡”,通过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信仰力量,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在青少年心灵中。

  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我们的红色江山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在新征程上砥砺初心、继续奋斗,必须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天津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一方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另一方面,着力夯实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制度根基。比如,颁布实施《天津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成为全国率先进行保护红色资源地方性立法的省份之一;建立天津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形成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专项机制。不久前,联席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了《天津市红色资源认定标准》《天津市首批红色资源建议名单》等文件,强化了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制度设计。

  对一个城市而言,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必须结合城市规划,下一番绣花功夫,采用精细治理方式,让红色血脉、红色文化贯穿在城市细节中、体现到日常生活中。在天津地铁3号线周邓纪念馆站,站口玻璃幕墙上“家国情怀·党风楷模”8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座革命文化主题车站通过50余张珍贵照片和15条励志格言,集中展示了周恩来和邓颖超时刻以民族前途为念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赓续红色血脉,落细落小落实是关键。依托场地资源打造红色教育阵地,根据场合创新红色教育方式,结合场景提升红色教育效果,才能不断让红色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也是发挥革命英烈、时代楷模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近年来,天津组织开展了多项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在青少年中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仅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2021年就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课程153场次,走进20所学校开展“双减”服务课程52课时。感悟初心使命的薪火相传,感悟理想信念的深厚力量,让广大青少年增进了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思想自觉和历史自信。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做好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用伟大成就鼓舞斗志,用科学理论指引方向,用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创造出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武少民)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