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融”的导向,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湖北省民宗委 发布日期:2023-04-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湖北承东启西、地接南北,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现有少数民族人口277.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8%。近年来,湖北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融”的导向,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环境营造、法治保障等方面精准施策、靶向用力,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系统谋划推动“融”

  政策规划推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放在大局大势中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将支持民族地区 “两山”创新示范区建设写入湖北省党代会报告,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大任务纳入湖北省“十四五”规划项目库,将民族地区全部纳入乡村振兴区域协作帮扶重点县(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为做好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行动纲要。

  项目牵引推动。依托湖北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结合目标定位,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化实施、体系化评价、具象化举措,细化实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立省级“三项计划”实施协调领导小组,建立12个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资源、服务、平台向基层倾斜,今年将实施100个“三项计划”省级试点项目,支持武汉市、巴东县、来凤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项目。

  机制保障推动。建立湖北省委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协调机制,明确21家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将千赢官网首页登录入口 列入省级督查事项;组织、宣传、巡视等部门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两个纳入”的工作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其在考评项目中20%的权重;教育部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财政部门完善差别化财政支持政策,降低民族地区公共事权分担比例;文旅、人社、共青团省委等部门将实施“三项计划”列入年度重点项目,形成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强大合力。

  搭建平台深度“融”

  以社区为单元共同建设同心家园。发挥社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小组、物业等组织的作用,开展同心家园共创活动,发动各族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引导各族群众在互嵌式居住中共同创业、合作共赢。

  以园区为载体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科技教育园区、商贸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和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企业、模范单位、模范班组,与浙江、新疆、西藏等地开展“民族团结共建·东西部劳务协作”“鄂博·楚星青少年手拉手”等系列活动,成立鄂疆交融发展实践创新基地、鄂藏文化交流中心,实施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疆援藏,团结合作纽带更加紧密。

  以景区为纽带共同建设精神家园。用好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挖掘长江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丰厚底蕴,打造昭君出塞、唐崖土司城遗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产品、文化符号和旅游线路,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营造环境促进“融”

  用心搞好服务。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在全省大中城市设立78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政策培训点,建立960处服务中心、站(点),打造“区—街道—社区—居民(庭院)小组”四级网格服务平台,涌现出宜昌市“三峡·石榴红”民族团结志愿服务等工作品牌。

  用力解难帮困。协调相关部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市先后为边疆民族地区来汉经营户落实临时性帮扶资金208万元,减免门店租金220余万元,促成经营户与当地4家企业签订采购协议,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青年阿布都克依木、湖北汉族青年李燕华合伙经营“阿布都羊杂店”,在武汉、宜昌等地有各族员工上千人。

  用情讲好故事。挖掘湖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推出《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武陵王》等一批文化精品。传承弘扬昭君文化,续写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疫情期间,筹集防疫物资驰援内蒙古,组织医护人员赴西藏抗击疫情,继承各民族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推出“疆湖故事”“疆湖儿女”等系列短视频、微电影和主题IP,在网络空间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

  厉行法治保障“融”

  坚持依法治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准,全面梳理现行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省级规范性文件,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提出调整完善的意见建议。将各地经过实践检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以法规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定。

  坚持系统治理。将民族事务治理纳入平安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探索协调共治机制,建立联防联动体系,搭建省市县三级民族事务管理大数据平台,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主体多元协同。

  坚持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案事件,依法打击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行为,使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根基更加牢固、纽带更加坚实。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