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游客的欢乐园,也是我们共同的家!”丨都是一家人
来源: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 发布日期:2025-04-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亮一亮那个嗓啦子,我定一定那个音哎,我把咱们这二道圪梁唱上几声,骑好那个马啦来穿新那个衣哎……”每当唱起民歌《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好》,年近六旬的陕西民歌传承人南连平的心里就美滋滋的。这首歌是他的成名曲,也是他在山东济南九顶塔中华民族欢乐园演出时的保留曲目。

  2004年,40岁的南连平在“陕北五月天”民歌大赛中获一等奖。在此之前,他曾3次荣获陕北地区各类民歌大赛奖项,是延安市有名的民歌传承人,也是陕北民歌大王贺玉堂的得意弟子。

  南连平的民歌演唱,深深吸引了远在山东济南的庞华。彼时,庞华正在筹建集民俗、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九顶塔中华民族欢乐园。他多次赴陕西给南连平做工作,最终如愿以偿。南连平来到济南,成为中华民族欢乐园的陕北民歌独唱演员。

  在陕北老家住了大半辈子的南连平,刚到济南时并不适应,加上思念亲人,使他一度产生了离开的想法。2005年中秋节前,他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回老家过节,景区负责人庞华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来到南连平身边,与他聊起了家常。

  南连平向庞华道出了内心的纠结与苦闷。很快,庞华想办法将南连平的妻子接到济南,为夫妻俩安排了宿舍,景区为南连平交了养老保险,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从此,南连平在景区一心一意传承陕北民歌,向各地游客展示传统文化魅力。2007年,43岁的南连平登上央视《非常6+1》的舞台并获“非常明星奖”。

  后来,在广东深圳从事陕北民歌表演的南连平之子南金涛,也受邀来到济南,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同父亲一起传承陕北民歌。父子俩配合默契,演唱的陕北民歌原汁原味,广受游客好评。

  “南家父子对陕北民歌艺术的热爱感染了很多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庞华说。

  不只是南家父子,33岁的蒙古族青年阿德也对济南、对中华民族欢乐园情有独钟。10年前,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院的阿德,只身一人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来到九顶塔中华民族欢乐园。起初,不善言辞的他,心中充满不安与忐忑。

  “我从小在草原长大,刚来济南时,一直担心无法融入新的环境。”阿德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景区竟用一场富有蒙古族特色的盛大篝火晚会欢迎他——那天晚上,景区内各民族演员和员工们拉着阿德一同载歌载舞、把酒言欢,真挚而热烈的氛围让他仿佛身处故乡的草原。“很快,我就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阿德说。

  远在赤峰的父亲放心不下,来到济南探望阿德。当时,阿德正在景区演出。只见他熟练地拉起马头琴,一曲气势恢宏的《骏马》独奏瞬间点燃舞台。看着阿德专注投入的神情,听到现场观众的掌声雷动,父亲不仅放下心来,还为儿子感到自豪。

  第二年春节过后,在景区的帮助下,阿德把妻子和半岁的儿子接到济南,搬进景区职工公寓。景区管委会积极协调所在街道办事处,为他们办理了居住证和医保卡,一家人顺利在济南安顿下来。

  多年来,小两口在景区一边演出,一边经营着蒙古包,年收入逐年增长。醉心于创作的阿德,原创的歌曲还曾亮相山东综艺频道节目《最美的歌》以及呼和浩特、赤峰等地的春晚舞台。

  “景区是各族游客的欢乐园,也是我们共同的家,带给我们温暖、赋予我们力量。我愿意一直在这里生活,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阿德说。

  (山东省济南市委统战部供稿)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
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