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景观历史时空的可视化呈现文学景观指经过文人书写的景观,包括山水名胜等自然景观和楼台寺观等人造景观。文学景观研究有多个层面,历史层面主要考察文学景观的形成与变迁过程,文学层面着重揭示文学对形塑景观和传播景观的意义,文化层面侧重研究影响文学景观变迁的文化因素。而历史研究是基础,探讨景观的历史变迁离不开具体时空,历史时空除了流动...2020-07-12
  • 文学与史乘作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之作,《儒林外史》素以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著称于世,“范进中举”等经典情节已脍炙人口。不仅如此,作者吴敬梓以“颇涉大江南北风俗事故,又所记大抵日用常情,无虚无缥缈之谈”的现实主义视角,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画,使《儒林外史》蕴含了深厚的史学研究价值。值得关注的是,吴...2020-07-11
  • 文学情感空间的可视化呈现 文学情感空间,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构筑的人对地的情感关系。自然形胜、建筑景观等可感的实物存在,人情风俗、社会秩序、地方声誉等历史累积的空间氛围都会给作家带来主观感受,影响他的空间情感。文学作品书写作家的空间情感,从而建构起他的文学情感空间。   共通性、主观性、交互性是文学情感空间的三大特点。共通...2020-07-10
  • 国家形象亮丽标识 中华文明重要支撑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它又与长城、长征并列,进入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行列。大运河何以成为国家文化形象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哪些算得上运河文化遗产呢?2020-07-03
  • 如何做好断代汉语方言史研究语言是民族认同最重要的标志,有了语言的代代相传,才有民族的生生不息。语言还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治理、国家形象、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规划语言工程,大力开展历史汉语、现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06-29
  • 荀子“天论”中的人学观荀子是战国末期集儒学大成的思想家。《荀子》之“天论篇”集中论述了荀子对天的认识。细究文本,“天论篇”之表象在于言天,而其旨归却在论人,荀子在天与人对勘的结构中以天论人,阐述了深刻的人学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辩证天人观。2020-06-28
  • 最前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