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镜文化的魅力铜镜,是映照颜容的用具,与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最早的铜镜出现于公元前20世纪,后历经春秋战国的发展、汉唐的辉煌鼎盛、延续到明清直至近代。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随着铸造技术的进步与成熟,铜镜的纹饰精美华丽,铭文丰富多样,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文习俗,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今...2020-05-10
  • 涨海声中万国商今年我国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已正式更名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并新增了市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德化窑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安平桥遗址、顺济桥遗址6个遗产点。这样,泉州与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相关的遗产点已达到22个。2020-05-09
  • 平粮台古城遗迹发掘研究的重要成果古城遗址平面方正规整、内部中轴对称,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20-05-08
  • 忧乐关天下,悲喜超物外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27岁,考中进士。天圣三年和五年(1025—1027)他先后上疏,要求改革吏治。2020-05-07
  • 努力开创新中国史研究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新中国史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治国理政...2020-05-03
  • 和刻《楚辞》注本略考日本素有翻刻汉籍的传统,其刻本一般称为“和刻”。和刻之于《楚辞》也不例外,如汉王逸《楚辞章句》(《章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补注》)及朱熹《楚辞集注》(《集注》),都是研究者必读必备之书,于是日本学者花大力气,加以翻刻。2020-04-29
  • 最前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