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由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宗委、北京市东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主办的“京玉同心·文化交融”——玉树农牧民群众赴北京感恩演出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举行。来自三江之源玉树的农牧民群众,用质朴欢快的歌舞语言,表达他们对党和北京人民深情厚意的感激之情。
演出现场。
今年正值北京对口支援玉树15周年。自2010年启动援建工作以来,北京市已累计选派五批共316名优秀干部人才奔赴玉树。2022年,第五批北京援青干部接过接力棒。三年来他们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在雪域高原书写新时代的援建答卷。
演出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树武士舞的雄浑表演中开场。演员以刚劲有力的舞姿展现了玉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后,歌手深情演绎了《心上的罗加》《遇上你是我的缘》等经典曲目,清澈嘹亮的歌声诉说对北京亲人的真挚谢意。当欢快的伊舞和热巴舞音乐响起时,矫健的舞步、飞扬的衣袖,生动再现了高原人民劳作、欢庆的生活场景。舞者们随着节奏明快的鼓点旋转跳跃,让首都观众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演出现场。
民族团结进步剧《唐蕃古道》以恢弘的史诗气质,艺术再现了历史上汉藏文化交融的动人篇章。演出生动展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等历史场景,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到玉树作为“唐蕃古道”重要节点的深厚文化积淀。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短剧《北京的亲人》则讲述了北京援青干部对当地农牧民深切关怀与医疗援助的故事,是15年来无数北京援建者在玉树无私奉献的生动缩影。
短剧《北京的亲人》讲述北京援青干部医疗援助的故事。
北京市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新介绍,多年来,京玉两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灾后重建、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公共服务、文化互鉴等领域携手并肩,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动人篇章,下一步两地将协同发力,强化双方在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深度协作,共同开创京玉两地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局面。
“回首过往,玉树与北京的情谊源远流长。自1971年北京鼓楼医院在玉树开展支医工作,到新时代对口支援机制的建立,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情谊始终镌刻在岁月长河之中。”玉树藏族自治州副州长尼玛才仁表示,北京始终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无私的大爱精神,倾力支持玉树的建设与发展,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赞歌。
玉树藏族自治州民宗委副主任巴桑求措表示,多年来,北京援青干部用智慧与担当架起京玉连心桥,让玉树各族群众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后玉树还将继续挖掘更多感人的北京援青故事,用更多方式和载体,表达对北京亲人的感激之情。(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魏妙)最新新闻